作为一个80后人,让我来评这部影片似乎不太合适。毕竟这部影片讲的是我父母那辈儿的事了。不过,这片子讲的是青春,不是年代。事情可能不一样,人的状态却是一样的,所以我以我的观点来评议下这部影片。

全片的色调是那种有些刺眼的黄绿色夹着一点点白,这种人造的阳光笼罩着全片,给人一种躁动的感觉。伴随在和当年的老歌及画面上恣意流淌着的阳光,一个特殊时间特殊环境中关于一些少男少女的大画卷在我面前一点点展开。我很喜欢这种摄影的基调,黄绿色交杂,正如每个人的青春一样,在不断地燃烧着的同时却又带着一丝青涩。开头讲述他们上课戏弄老师的那一段让我明白了,原来每个人的青春岁月都是差不多的。调皮,恶搞,这的确是只有在那青春的岁月才存在的事情。然而,也许电影表达的并不只是这些,那烈日刺眼般地光芒仿佛又只是我的幻觉。那个红色的岁月,也许并没有这样的美好,至少在我所了解的范围内是这样的,然而电影却又故意弱化了那时代的残酷,只有在老师对这群孩子所做出的出格的事情感到无奈的时候,才隐约体会到些许那时代的影子。

我很喜欢影片中的男主叫马小军,他和我或者说我们都有着共同的地方—我们的生活里都有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另一个则深深埋藏于自己的心底。在那个世界中,我们可以成为英雄,可以把一根棍子想象成为一柄巨剑,冒着傻气,丰富而又让“过来人”感动。在这段,我对该影片产生了极强的认同感。之后,马小军冒着生命危险爬上烟囱顶端,从高台纵深一跃,只是为了引起米兰的注意。他从米兰的床上捡起一根长发时专注且幸福的表情,他还将米兰悬挂在床边的照片想象成穿着泳装等。在这些细节处,我脑海中隐约地闪现出我小学时代某些时刻的瞬间,它们竟是如此地相似。

王朔的小说原著我没有读过,所以不好定论这部改编作品是否能体现出原著的精华。但我确信我很喜欢影片所表现的“那个”时代(也许它并不是真实的)。影片关注成长,这恰恰表现了正在成长中的我们。

然而影片最终还是把“现实”推给了我们。先是马小军落入水后,一次次地努力着接近岸边,却每每在接近岸边之时,就有一条腿将他踹回水里,优雅的音乐配合着干净的画面,一次有一次徒劳的努力。这些在我脑海中,浮现出“现实”二字。现在不是革命年代,现实没有那么苦,但它总是一次又一次“优雅”地折磨着我们。其次是影片的结尾,那黑与白的色调让我眼前一黑,仿佛时光倒退了一般。马小军长大了,他和他的朋友有的成了大款,有的成了英雄,名利双收,喝着高档酒,坐着高档车。我再也找不到那个熟悉的马小军了。当青春消逝后,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不再出现。古仑木也不再对“glum glum”回应以 “欧巴 欧巴”。

“傻B”

这一句狠狠地骂仿佛把过去的一切都撕碎了,我不得不佩服这一黑色幽默,一句简单的话,顷刻间粉碎了诗意的完美。

于是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便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