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曾经在Qzone里面挖了一个大坑。

web2.0时代将网络变得简单,大家可以简单的去搜索,简单的写,简单的聊——只要你会操作电脑,就可以很好的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不过它还不够完美——我们需要“登录”才能聊天写邮件偷菜,我们需要知道RSS地址和订阅是怎么一回事才能使用feed阅读器,我们需要安装系统.....—— 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是没法简单的通过网站控制自己家的电灯....

下一代的互联网将变成什么样子呢? 随着HTML5的兴起,flash技术将慢慢退居幕后。随着物联网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将被搭建,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实时获取到越来越多的数据。(同时G F W也不再只是屏蔽那些sensitive的词汇,它将变的更加强大,将中国信息同世界隔开。)同时IBM的智慧地球项目很可能会更大的拉近网络同世界的联系。 云计算最终将很可能演变成一个巨大的服务终端,每台电脑都是终端中的一份子。机器人依托巨大的计算机网络云获取数据,它们随着全世界电脑总数量的不断增加而变得越来越聪明....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

下一代的网络,说到底还是要为人类服务的。反观下现在web2.0,什么代表了web2.0?是博客,微博,RSS,SNS?还是Youtube?豆瓣?

网络的进化依托于技术的进步,AJAX可以说是web2.0技术的代名词。但它并不能等同于web2.0。

web2.0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让网站能够做到易用,好用,简单方便。所以web2.0的网站字号总是设的比较大,字体总是偏爱微软雅黑 :)

下一代的网络也是一样。无论是物联网还是云计算,只有当这个技术能够实实在在的变得简单易用的时候,我们才能宣布下一代网络时代的到来。

因此,当你能够让90岁的老奶奶老爷爷也能够用终端设备连接网络去读(听)报,打电话,开关台灯,冲马桶的时候。下一代的网络就真得来了。

我正在做的就是这样一个prototype,它属于下一个时代——现在虽然还是很简陋,但是很有趣。

尽请期待:)

家里的书架
家里的书架

我和我爸曾经讨论过电子书和纸质书的不同,当时我提出来,电子书相对于纸质书的最大优点,就是便于搜索,而这个特色恰恰可以体现出来信息时代及网络时代的新阅读方式——李敖读书要把书大卸八块,而我们现在则不需要这样,我们只要使用电脑和网络,就可以轻易“肢解”几乎任何书籍。

网络时代的新阅读方式,注定要让我们这类人有着和前人完全不同的知识结构。一个个的链接将我们的知识也分成了一粒粒碎块。在这个时代,我们不再看重每块知识的大小,而是看重块与块之间链接的多少。大多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记住知识的所有内容,事实上,我们只需要掌握一个概要就足够了,网络和计算机就像是一个知识的宝库,我们只需要将我们的知识Link上网络或硬盘就可以了。

生活在这个时代,书架上厚厚的图书显得不再那么重要,我们要求的是对内容进行快速的搜索。一本本的厚书,最后变成一堆tags,然后我们通过电脑,将实物书籍中的tags通过搜索引擎与知识宝库建立联系。重要的不再是那堆tags中的内容,而是tag本身。

就拿我写作这篇文章来说,当我想引用李敖的例子的时候,我不需要记住李敖怎么将书大卸八块,也不需要记住我再哪里看到了这个事例。我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脑海中tags间对于“李敖”和“撕书”link就行了,具体这个链接是否有效,我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来加以验证。

借助电脑与网络,那些把书里面内容背的一字不差的人不再是最博学的人,因为任何人只要通过搜索与下载,都可以将内容复现出来,并通过网络传达给别人。现在的“智者”其实是能够将知识间建立大量链接的人,而未来语义网络的发展,也许将会将这个定义重新改写。

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只有掌握新阅读方法的人才能从茫茫的信息海洋中获取所需的营养。FIU就是其中之一,下面转载一段介绍FIU的文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

下面这段话转载自豆瓣某人的评论:

FIU是非线性阅读跳跃发散思维,要比传统的线性阅读式思维优秀多了。目前思维导图以及发散式记忆思维等等训练,目的就是开发人的非线性直觉思维能力。习惯了网络超文本跳跃式阅读的下一代,其思维定势也与线性阅读一代大有不同。他们的思维将更多元更变通。

在非线性阅读的初期阶段FIU来FIU去,自然表现得即浅薄又无厘头,但是当你持续地关注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内FIU来FIU去,时间长了自然所有的概念会形成一张观念的领域,这可以说就是对应你思维的领地,好比无意识间织了一张知识之网。它会随着你FIU的次数多而变得熟悉,直至变成直觉。而且这个知识之网是开放且持续更新的,让你的思维永远保持青春。

原文发表在五色土BBS

楼主的帖子: 我是数学系本科生,现上大二。其实我感兴趣的是计算机,从第一次接触的时候,就已经很感兴趣了。不过高考报考的时候也没想太多,太幼稚,就进了数学系,貌似这个系将来转什么都不困难(而实际上这个系的知识太难学)。

现 在考虑得很清楚了,我决定学计算机。不过没有转专业的机会,但无所谓,我想尽量听计算机系的课程,或者尽量知道该学什么,所以在这里向大家求助了,希望能 得到一份下学期计算机系的课表,多认识一些计算机系的朋友,也想去旁听一些课程。另外,我主要想往程序员方向发展,想搞网络程序或手机程序开发。

目 前我的计算机功底很薄弱,只学了一个计算机基础(个人认为没太大用),C语言(期末分数是满分,但个人认为考的太浅),MATLAB(都不能算计算机专业 的课程吧,期末90分)。知道应该学的有,数据库,计算机原理,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java语言。下学期也选修了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网络的 课程。不过还是觉得自己自学太业余,想向专业的人士靠拢。

假期也想自己努力把该学的东西补上,便于开学直接去旁听计算机系的课程。所以更想知道计算机系的课程开设是怎样的。就是说想知道大家大一上学期学了什么,下学期学了什么等等。

另外在数学系学了离散数学和数值分析,那些应该对计算机有点帮助。本人数学功底还凑合,成绩能混在系里前几名,不过咱学校数学系不行,这是实话。

我的回复:

我也不是学计算机的,也是对计算机比较感兴趣(特别是黑客技术^^很cool)。大学三年下来,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了,我也谈下我的想法,不对之处请大家指正。

和 zengjing说的一样,学习编程最首要的任务是掌握其思想,一旦掌握了思想,那么就一通百通,你会发现所谓 C,C++,JAVA,Assembly,Python等等语言都是按照那些思想方法设计出来的,你所需要做得就是记住下简单的语法就行了。所以,如果想学好计算机,大学期间就先把OO和FP这两个思想彻底弄清楚,再精通一门语言,就足够了。 而看你考试的分数,就知道你具有很好的学习计算机的潜质(虽然考100分不是很难,但是真考到100也是很不容易的,需要细心和较好的分析能力),而且你又是数学系的,那么自然就在数学功底上要高人一筹:) 我觉得你首先要把自己的优势——数学,充分发挥出来。

在计算机学习方面,国外MIT的学生以前大一一上来要学习一门叫做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的课程(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 of Computer Programs 简称SICP),这门课程讲解了一门语言--Scheme(类似于Lisp的一门语言),之后就是大量的FP(Functional Programming 函数式编程)的内容,这本书很经典,读它也需要很好的数学功底,现在北大数学系已经给本科生开设了这门课程。我建议你能去买下这本书(中文版资料及评论:http://www.douban.com/subject/1148282/),另外网上有MIT的英文教学视频,你可以下载下来,有空的时候先看视频再自学,网上也能找到所有的习题答案。如果把这本书看过一遍,那么可以说你已经初步掌握了FP的思想了。千万不要小看FP,现在有门叫Erlang的语言,其使用的就是FP的思想,而它在并行式计算上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你看现在Core2的双核 四核多核CPU的普及程度,再看看现在的程序开发——大多数程序只能调用一个CPU,而缺乏并行处理的能力。具体的资料请自己google,然后自己判断下是否有必要学习它。

其次,就是C++或者是JAVA的OO(面向对象的)思想。OO 思想很重要,也是现在最常用的思想。似乎你还没有学习过C++或者JAVA,因此学习这两门语言也是很重要的——不要一上来就着急学会全部,而是先掌握 OO思想,掌握了OO思想,你就会发现你可以看懂几乎所有的目前流行的程序代码了(即使你不懂那些语法的细节)。OO的具体学习方法我建议你自己网上搜索,自己安排。我是在大一的暑假学习VC++,接触了一点OO的思想(看得是孙鑫那本书和视频),但是没有彻底理解(我比较笨^^),之后大二第一学期我选修了雷宏洲的JAVA课程,再次学习了一遍OO思想(感觉这次有点领悟了),最后大二第二学期我们有门C++的必修课,于是....我就又把类和对象再次学习了一遍——这次算是真的学会了(被考试逼得 呵呵)。你可以参考下我的经历,但是强烈建议不要一上来就学VC++。

至于书籍,JAVA 的我推荐孙卫琴的JAVA面对对象编程这本,C++我推荐..恩...谭浩强的《C++程序设计》囧 (高手不要鄙视..我确实没看过C++ Primer)..注意谭那本是比较薄的那种,这本书我觉得写的很不错,特别是谭爷爷他没有重复你之前学过的C语言的内容,而是直接让你直接进入OO的世界,而不是再重新学下int long double...(我们的C++课就是这么干的,一半以上课程讲C++/C语言的基础知识,过程式和面对对象式的混着讲..初学者要是能学会就见鬼了)

书籍相关地址:

JAVA:http://www.douban.com/subject/1837608/

C++:http://www.douban.com/subject/1174290/

说完了两种重要的思想,再说下如何发挥你的数学特长。数学和程序相连的结合点我理解为数据结构和算法,因此这两部分应该是你主攻的,也是你未来要比别人更强的地方。数据结构建议提前自学,因为我觉得这门课开课的可能性很低(我选了三个学期,最后还是因为电院有几个人恰好要学才终于开课了,最后就11人,学校险些要把我们的课给停了,当然老师讲得还不错,不过上课时我老犯困 呵呵)。数据结构的课本我看的是这本:http://www.douban.com/subject/2013616/

里面使用C++讲的,用到了STL,如果你没学过C++那么看起来会比较困难(里面用到了范型的知识)。其实还有很多不错的数据结构的书可以参看,很多都是比较纯粹的(不依赖任何库),我觉得也不错,数据结构可能比较枯燥,不过确实很重要。

算法部分,我是个彻底的外行(我数学不好),不过我最近很想学好它。

推荐几本书:

算法导论:http://www.douban.com/subject/1885170/ 不喜欢,太厚了,买来砸人还不错:) 不过是最经典的,也是最后必须要看的..

算法基础:http://www.douban.com/subject/1671885/ 薄一点,不过我也不知道怎样,我刚看了几页 程序算法与技巧精选:http://www.douban.com/subject/3076937/ 里面都是C代码,很有趣味性,可以说比较实用而不枯燥。

新编实用算法分析与程序设计:http://www.douban.com/subject/3070758/ 进阶的书籍 复旦还是浙大用这本作为ACM内部培训教材

学习算法最有效率的方法不是埋头苦读,而是开动脑筋解决实际问题。我强烈推荐去这两个地方注册帐号做题。

浙大ACM:http://acm.zju.edu.cn/onlinejudge/

北大ACM:http://acm.pku.edu.cn/JudgeOnline/

这两个地方有大量的题目,做完每道题后你都可以将你的代码发送上去进行评判,看是否能够通过。做完这里面所有题目,才能算是算法牛人,慢慢练级吧:)

最后再多说几句,没什么条理,也不一定正确:

  1. 要想学好计算机,要用linux,具体内容去linux版块转转。一定要装个双系统,而不是虚拟机安装。平时编程要安排在linux下面。

  2. 网络时代,一定学习网页制作部分知识,很重要,是展示自己的重要一环。要掌握HTML+CSS+PHP。要有个人的blog或者网站。
  3. Python这个语言很不错,能做很多事情,特别是帮你快速开发一些小工具,建议学习下(很简单的语言)。
  4. 汇编没有那么重要——如果你不想往系统底层方面发展或者做硬件或者成为Cracker的话。如果需要学习,那么王爽的《汇编语言》是我第一个推荐的,“计算机3级 PC技术”是我第二个推荐的(呵呵 这个是个考试,不是一本书),《The art of assembly language》是我第三个推荐的。 不过建议简单了解下就好,术业有专攻,这部分不是你的强项,不要花太多时间在这部分~
  5. 手机程序开发是JAVA,不过我对这个不感兴趣,也不太了解。另外,我不看好它:)
  6. 数据库会用就好了,那东西深入了又是另外一个领域,你要是致力往DBA发展就深入学习,否则的话,大学期间学会增删改查的语句我觉得够用了~
  7. 学校的老师水平良莠不齐,不要把自己的学习计划都压在选修相关课程方面,计算机是门学问,而不仅仅是一个专业。书、网络视频、网络资料、动手编程是最重要的,老师顶多只能领你往门那边前进(注意,不是入门~),入门和深入都靠自己
  8. 如果不相信我说的这些,想想自己现在还记住多少MATLAB语句:) 你能自信的说你学会MATLAB了吗? 看书很重要,实践很重要。

zengjing(另外一个牛人的回复): 呵呵,其实计算机科学需要很好的数学基础,特别是你往深处学,比如理论计算机可以算是数学的分支了,可以google一下图灵机,递归函数之类的关键词,你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如果你想学的是计算机应用,那么,也许你不需要学那么深,一般的计算机主干课程包括: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结构和算法,程序设计语言(比如C语言,C++语言之类,目前比较流行的快速开发所用的Java语言),离散数学,网络基本原理之类。很多所谓从事计算机的大多都是干着编码民工的日子,其实很辛苦,也拿不到什么钱。个人认为,你还在读大二,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也是打基础的时候,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浮躁,跟风,学好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抽象代数,实分析,复分析,泛函分析,拓扑学这些主干课程,你会一辈子受用,计算机行业在很多人看来好像很时髦,变化更新貌似也是很快,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这些所谓的新技术根本就是换汤不换药,不管今天流行什么语言,计算机语言在本质上书图灵等价的,就是说你用什么语言都可以干活,所谓的区别是语言设计理念的不同和针对不同开发需求而做的优化之类,所以学好看起来不是那么时髦的C语言也能干活,而且C本身就是系统开发语言,很基本,需要下功夫,至于面向对象的Java,说实话,掌握面向对象的思想很重要,胜过语言本身,另外就是所谓的泛型编程,框架阿之类的东西,说起来很玄,其实本质不难(你搜索一下),而且java提供大量的函数库,可以大大减轻人民负担,让我们变得更傻,呵呵,这里不得不提到重复发民车轮的重要作用,比如在java,排序之类的函数一大把,更本不需要你去写,可是,你若没自己实现过这些基本的算法,那么你的能力就提高的很慢,最终你学会的也就是简单的搭积木而已。不得不提到的,不管做什么,千万记得动手实践,不管你学的是数学还是计算机,道理是一样的,不实践学不好。现在网上牛人很多,比如这个http://blog.youxu.info,这个blog的主人就是学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当年他决绝了Google的offer毅然去美利坚学习,你看看他的文章的深度就知道他对他所学的热爱,人学习需要激情,不是被动去接受,而是自己主动去学。最近比较火的一个事情是:最小曼哈顿网络问题的进展,这个是由复旦大学一个计算机大三的学生作出的,值得我们思考。豆瓣也是好东西,至少让你知道大家在关注什么书籍,可以参考一下。

哦,忘记说了,我们天天用的网路,说实话就是个图论和优化算法的应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将是你一生的财富。

PS: 你在帖子说想学习网络编程,恩,可以参考:TCP/IP详解的第一卷和第二卷打基础,然后找本windows网络程序设计的书,去china-pub或者 amazon去看看。还有,计算机组成之类的课程,初学很枯燥,你找本《编码的奥秘》来看看,会比较容易接受,汇编语言是搞代码优化,逆向工程的武器,说实话,我不在行,你看看csdn上的推荐吧。

苍蝇的回复: 楼上的大虾们说的很好,先把基础打好最重要。

数学是基础,计算机上用的多的数学有线性代数,计算机图形学方面用的多;离散数学,数据库、结合论、图论上用的多;数值计算方法,算法优化、科学计算上用的多;高等数据,地球人都知道它重要;最后还有概率论,用到的地方太多了,安全、加密是个地方就用到。

英语要学好,因为是篇文章就是英文写的,最前沿最先进的技术一般都是英文的,中文的落后一大截,不求能说能写,至少在金山词霸的帮助下能看懂。

下面列一些本人觉得很不错的书籍以供参考:

汇编:大学里的那本教材写的很好,可惜俺是看不懂,这里有一本《Professional Assembly Language》,研究此书前有c语言知识最好。

c:谭浩强那本就很好了,看个十遍八遍的,没事就拿来翻翻,这里再给一本参考的《高质量C++/C 编程指南》,这是本看了让人汗颜的书。其次可以研究下API,《POSIX Programmer's Guide Writing Portable UNIX Programs with the POSIX.1 Standard》《The GNU C Library Reference Manual》《c99》

java:现在排行第一的计算机语言,用的地方很多,找个java程序员工作很容易。推荐两本《Core Java 2 Volume》《java与模式》

操作系统方面:本人觉得linnux、unix是程序员的方向,所以推荐的都是些类unix的。《Understanding the Linux Kernel, 3rd Edition》《Linux Kernel Development Second Edition》《unix环境高级编程》《UNIX设计与实现》《操作系统—线程:+Optimizing+threaded+MPI+execution+on+SMP》《操作系统—线程:Implementing+Lightweight+Threads》《深入理解Linux虚拟内存管理》《PRENTICE_HALL- Understanding_The_Linux_Virtual_Memory_Manager》《LINUX内核源代码情景分析》

网络方面:现在网络与学好计算机分不开了,所以很重要啊。学校里的教材太老了,最好从外面找资料学习。像cisco的网络教材很全面,《IP高级路由》《tcp/ip详解》3卷,第三卷上的T/TCP可以不用浪费时间了,《unix网络编程》上下册。

学一门脚本:python、 perl、php等随便一门就可以了,python是现今最快的脚本语言;perl有点老了,语法也很怪异,但只要掌握了却很方便,可以花最少的工作做大量的事情;php在网站方面用得多,当然用作脚本也相当好用。学会使用sh很重要,推荐一本《advance_bash_scriipt_progaming_guide》

数据结构与算法:这东西很重要,也不好掌握,不过掌握了受益终生的,下面推荐几本.《数据结构》看彭波的那本就可以了,虽然里面有很多错误,但与不失一本好教材(看个十遍以上,没事就翻翻)、《算法导论》俺也没看完,因为俺的数学不怎么好

其他:《模式设计》、《软件工程》等等。

当然这些主要是课余读物,那些必修的选修的都得认真掌握

要看的书太多了,要掌握的知识面太广了,建议边学边用,可以给自己找个工作做。比如做做小网站、找个兼职什么的

今天背着背着单词,脑海里突然蹦出来了这个人的名字,看来在这个适宜跳楼的春光明媚的大好时节里,还是最适合怀旧啊 哈哈哈哈 曹居东是一个很聪明的老头:) 属于老顽童的类型吧,嘿嘿 以前特别喜欢听他的课,他的有机化学讲的很好很生动(还很快:()

于是乎就google了下他,结果发现了晚辈们写的blog,还有很多的段子,嘿嘿很多段子都是以前他就讲过的,很经典啊。

哎 可惜我现在已经不学化学了..........哭...........在中国,笨人不大有选择自己未来的机会...嗯 我很笨...

--以下为转载

其实早就知道曹居东有看别人博客的习惯,拿百度一搜,我这篇博客是第一个。。呵呵,看就看了。。很是佩服这位校友。。

曹居东是北师大化学系教授。。教育部高校有机化学及高分子专业指导组成员。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导师邢其毅,曾参与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他讲课特别好玩,

他的课件和欢迎界面都设有非常长的密码,而且都一样,是不是缺土说的cjdjstxdy(曹居东就是天下第一)却无从考证

“什么叫化学键呢,化学键就是电子糨糊,孤对电子就是502,假设我手上摸了502,啪一下贴前面人的屁股上了,这就成键了,键的强弱一要看胶水好不好使,也就是孤对的给电子能力,也要看粘的地方好不好粘,也就是吸电子能力……”风趣的就一语带过了化学键的有关问题

还经常给我们讲故事。

例如在讲到Beckmann重排的时候提到:“杜邦公司的Carothers在1935年合成了尼龙6,合成出来以后被做成丝袜,大赚了一笔,可他竟顾的赚钱了,没注意搞学术研究,被德国的一个人(名字忘了)抢了先,从最基础的理论开始,统一了高分子学说获得和诺贝尔奖,Carothers觉得特别生气,我做出来的凭什么你的诺贝尔奖阿!于是就从楼上下来了,没坐电梯…………”

他还说到有关学习的问题,他说

发明这个东西那个东西的他特别讨厌,因为他说:“那么点的孩子大学还没学那造出东西来的?!都是老师或者家长做出来的东西变成学生的了,天才还是有的,,1万个人里面有一个,那叫天才,但是1万个人里200都是天才,那叫蒙事,我还是比较赞成学科竞赛的,学科竞赛是教你怎么学习,学习要学进去,要把书越读越薄,笔记越记越少,要是书越读越厚,那你还搞什么科学阿,根本不叫科学研究了。。有机反应那么多,你要一个一个方程式的去学,去记,早把你累死了。好多反应都是一个原理,要做到我明白了一个反应就明白了好几百个反应,这样才能算是读书读进去了。例如一个wurtz反应是,RX+NA—〉R—R,而ullmann这个人比较聪明,换了点东西就变成ullmann反应 Ph—I +Cu—〉Ph—Ph,而Freund又改了改,ClCH2CH2CH2Cl +Zn ——〉环丙烷+ZnCl2,这就变成了一个合成小环的反应,类似的还有wurtz—fittig反应,Grignard反应,Corey—House反应,Reformatsky反应。。

还说

1999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几位博士生,把CCl4和金属钠放在一个大铁锅里,盖上盖子,拧上螺丝钉,盖上了盖子就不应该叫锅了,就叫反应釜了,只听砰一声,一打开盖子,你们猜,出来什么了,金刚石!!这就是wurtz反应的应用,人家这才叫学进去了。。你看那个整天背方程式的,他可能成绩好,但缺少创造力,根本不会学习。。

Dieckmann关环反应,Stobb反应,Darzen反应都是一类。。他还说,你们知道起重机是怎么长高的吗??有一次看见马路旁边一个塔吊正在长高,我一看,这不是Darzen反应吗哈哈。。

其实有机化学挺好玩的,吸引了好多人例如开始学建筑的Kekule偶然听到Liebig 的课以后一拍桌子就学有机化学了,Liebig得学生还有Hofmann,wurtz,Butlerov ,Butlerov 的学生又有Markovnidov,Saytzeff 。真是一个大家族。。其实以后学制药也不错。

讲lindeler(貌似拼错了)催化剂的时候 他说吡啶特臭,就把钯熏晕了。。 哈哈哈。。 还有讲船式椅式的时候,还画一个小人。。哈哈

那个合成粪臭素的是费舍尔 而且说邢先生讲课的时候老忘 他看着你你就得告诉他“甲基,氢……”否则他下课就训你,“怎么回事啊,连这个都不知道!!”就是费舍尔的时候一点都不忘,菲舍尔这个人合成了150多种糖,糖的合成特别难。。当年某个化学会会长醉酒后跟他说,我去德国那几年什么东西都没做出来…

我什么时候能够写成这样哎....

  1. "Education will be truly effective only when it i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meet the individual needs and interests of each student." 教育只有被专门设计来满足每一个学生个人需求和兴趣的时候才是真正有效率的。 少数和多数 Three hundred years ago, an English poet, Alexander Pope, wrote the lines: Nature, and Nature’s laws Lay hid in sight; God said, let Newton be! And All was light. This momentous epitaph came as an encouraging torch to mankind who had wandered in the valley of ignorance. It came as an exciting aurora leading to the “Age of Reason”. Three hundred years later, however, some essential reasons are now still blowing in the wind, rather than taking root in all men’s hearts. Among them is the crucial idea-the individual needs and interests of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Genuine education, demonstrated by Descartes, Newton and Maxwell in the way of their own times, should be live to this Montaignesque motto:” We are born to seek and quest after truth.” That is to say, the individual desire and interest is the part-and-parcel in the process of inculcation. There is no normative way to instill knowledge, because each student start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 possesses different aptitude, and bounds to different destination. However, we have to face the tragic fact that mankind, to some extent, are losing their vigor, little by little, before the formulated education. One need no further to look at the so called” obedient education”, which pervades in the Asian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and Japan, imparting the absolute authority of teacher while relegating students to passive recipients. It is indisputable that this asymmetrical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will loom to profane the quintessence of education by rendering it to information cramming. Without interest, students were forced to swallow innumerable facts, confess their validity and forget them after exams. Without interest, learners were bereft of the freedom to imagine, the ability to ask questions and the chances to modify the old theories. Without interest, how could our civilization, the Age of Reason, make progress? Nonetheless, it is impossible to meet all the needs and interests of each student but relatively actualize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Education, like other mundane objects, is subject to the limited resources in the form of funding, locality, the competence of both the faculty and the learne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event religious belief and ideology. Moreover, supposing if a student has no interest in the field of moral study, should he school abolish all the morality courses? Or if the student is obsessed just with technical learning, should the school revolves around only the job-oriented courses while ignores the liberal arts which teachers the basic life skills such as critical thinking,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selective absorption. Therefore, over-emphasizing on individual interests will forfeit the original purpose of education. Francis Bacon once put it:” 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m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This lends strong credence to justify the rights for school to require students to dabble the kaleidoscopic inquires by virtue of espousing to designed curriculum rather than arbitrarily decide what they would like to exclusively delve into merely on the basis of their visceral impulses. Otherwise, education is by no means to make a full man but a crippled mind. Given the paramount role education plays on individual as well as society, good teaching accompanied with synergies of parents and community, will undoubtedly bring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of students’ adult life and function them decently in society. To name a few, the process of identifying gifted children, the animated class abounded in free discussion, offering a excess of optional curriculum and extra-curriculum including fraternity, sorority, sports, volunteers in social activities, all these conduce to satisfy the coveted appetites and individualism of students. In sum, striking a balance between constraint conditions and personal interests, education will stretch out the antennae of human creation to explore a sage world. At that time, mankind will be conveying new meanings of Shakespeare’s lines:” beauty of the world, paragon of animals!”